近年来,随着我国电影市场规模扩展、电影科技水平提升,电影工作者积极探索用现代视听语言讲好中国故事,以新实践积累新经验,回应着观众对高品质电影的期待。电影工业化是系统工程,涉及技术、特效、管理等各个环节。在国家支持、社会各界参与、电影工作者努力下,电影创作水准和作品品质整体提升,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、可持续繁荣发展。
近3分钟时长,约1万名演职人员的名字一一闪过,技术团队的名字几乎铺满银幕……影厅里,电影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的片尾字幕滚动,几乎没有观众起身离开。有观众在社交平台上说:“他们的名字是对‘电影工业’的一次礼赞。”
从科幻片《流浪地球》《独行月球》到战争片《长津湖》《金刚川》,从奇幻题材的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《刺杀小说家》到现实题材的《长空之王》《万里归途》,再到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《深海》,近年来,电影工作者积极探索用现代视听语言讲好中国故事,以新实践积累新经验,为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按下“加速键”,助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。
类型拓展
通过多样化的项目掌握技术、积累经验
聚焦建成电影强国远景目标,《“十四五”中国电影发展规划》将“电影科技能力显著增强”纳入发展目标,国家电影高新技术研究实验室加快发展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电影科研成果更加丰富、电影工业化基础更加牢固、特效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、电影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是具体要求。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》提出,国家鼓励电影科技的研发、应用,制定并完善电影技术标准,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。国家电影局、中国科协印发的《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》要求,以科幻电影特效技术发展引领带动电影特效水平整体提升。
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,电影发展到一定规模,必须借助电影高科技成果、规范性流程,才能保障创作生产的高质量完成,电影工业化的实践应运而生。面对我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展、电影科技水平的提升,以及观众对高品质电影的期待,“电影工业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、可持续繁荣发展,实现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必过的一关。”饶曙光说。
“我们与世界上最优质的电影作品同台竞技,应该创作出类型更丰富、体现先进电影技术的作品。”谈到花费近10年创作《封神三部曲》的初衷,导演乌尔善这样说。这些年,宁浩、乌尔善、郭帆、陈思诚、路阳等多名导演着力探索,希望找出一套能够落地国内的工业化流程,很多人将目光对准工业含量较高、在国产电影尚属“空白”的电影类型。
一系列数字,显示开拓之难、决心之坚、用力之深。《封神三部曲》剧本打磨近5年,前期筹备两年,拍摄时长跨越18个月,拍摄日共438天。《流浪地球》筹备制作4年,7000多人参与,准备了上百万字的剧本、3000张概念设计图、8000张分镜头画稿,制作了1万件道具,搭建了10万延展平方米的实景。《流浪地球2》的内容量则比《流浪地球》多3倍还不止,全片仅摄影棚就使用了30多个,最大的达1万平方米,群演人次超过3万。
根据乌尔善的理解,电影工业化包括类型化的创作、科学系统的制片管理、高新技术的应用3个维度。“每个类型都有一定的创作标准,连拍3部神话史诗类电影的难度很大,但只有通过高难度的项目,才能逐渐掌握经验和技术。”
高难度的类型创作,使得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加紧密,吸引更多领域人才加入电影制作。《流浪地球2》的顾问团就由来自中国科学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院所的20余位学者组成。在《封神三部曲》中,来自不同国家、不同领域、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协同工作,更先进的理念、更全面的流程和更科学的工作方法融入电影制作环节和流程。“比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积累人才。我们只有通过一个个项目,去积累有制作经验的工作人员,才能让这些资源真正变成自己的。”乌尔善说。
科技赋能
不少国产头部电影的制作水准比肩世界一流
电影从诞生起,就携带着艺术、技术与工业的基因。从默片到有声片,从黑白片到彩色片,从宽银幕到3D,从胶片到数字,每一轮科技变革,都会促进电影视听表达乃至电影工业一整套系统的革新。
“如今,随着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,科技持续赋能电影工业化的实现。科技与电影制作的融合,不仅改变了电影制片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,更在电影项目制作的各个生产阶段实现高效赋能。”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翁旸说。
虚拟制作技术应用在《金刚川》《刺杀小说家》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《独行月球》《长空之王》等影片中,极大提升电影制片效率,降低了拍摄过程中因为不确定性产生的人员和时间成本。比如,《金刚川》《长津湖》尝试“联合执导+特效统合”的制作模式,其中《金刚川》涉及多个故事桥段、真人动作与虚拟角色以及众多复杂的历史场景,借助虚拟制作技术,极大提高了拍摄和后期制作效率。
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到《流浪地球2》的制作过程。影片中体现人物面容增龄和减龄,正是由人工智能迭代完成。在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,该片导演郭帆介绍,这些应用“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”。
视效技术和特效制作也是衡量电影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。“如今,不少国产头部电影的制作水准已经可与世界一流比肩。”饶曙光说。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“硬核”视效,刷新很多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印象,全片大概3000个视效镜头,由67个视效团队共同完成,全球的20多家外包公司参与。《长津湖》聚合来自国内外的80多家特效公司。《封神三部曲》的视效制作量非常大,包含大量数字角色、宏大场面等,为此,团队专门成立了一家视效公司。前不久,“封神婴儿雷震子是机械道具”的话题引发热议。剧组特殊道具组人员介绍:“为了让表情尽量真实、动作尽量丰富,这个机械道具的体型、重量与真实婴儿差不多,嘴唇、脸颊、眉毛、眉骨是可以动的。甚至眼睛上下看的时候,眼皮也可以随之动起来。”
新的创作部门、更精细化的分工也被引入电影工业流程,补齐行业中的一些短板。在《封神三部曲》中,编剧由项目开发、执笔编剧、顾问团队、剧本翻译4组创作团队构成,美术由机械装置、陈设道具设计、特殊化妆等14组创作团队组成,视效则包括了预览、视效概念设计、视效研发、现场扫描、动作捕捉等16组创作团队。为追求更高级别的视效精细度,概念设计团队用两年时间,设计了80多个角色,做了100多个雕塑。
立足本土
以丰富视觉体验带来共情共鸣
“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笔和纸,画出我们心中的图景。”郭帆曾用这一比喻,阐述对电影工业化的理解。
翻阅26万字的《〈流浪地球2〉电影制作手记》,可以看到电影人对科幻电影本土化的探索,从世界观的建构到剧本的视觉化升级,再到美术、摄影、演员、导演组、剪辑、视效和声音的跨界融合。郭帆在书中写道:“电影工业化是创作和制作方法论的合集,是一个复合功能的工具箱。”电影工业化的建立和完善,最终目的是为创作插上翅膀。
如今,一部高品质电影的上映,可能引发人们对“大国重器”的关注,可能带火一座城市,或者让数千年前的历史人物故事,走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。立足本土,植根中华文化的土壤,紧贴时代的脉动,让观众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,加深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,是越来越多电影人在推进工业化中的尝试。
《长津湖》运用现代科技大大增强电影的真实感和现场感,带给观众逼真的视觉体验,激发爱国情感;《长安三万里》凭借精良的动画工业技术,以李白和高适的情谊为脉络,带领观众领略大唐气象和传统文化之美;《深海》融合上百种色彩的水墨国画,把海做成“打翻的颜料缸”,呈现灿烂的想象力;《刺杀小说家》通过时空构建打造恢宏瑰丽的视效体验,追求让更多观众共情。导演路阳曾说:“将人物的情感展现给观众,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。”技术与艺术的融合,让电影拓展新的艺术空间,强化情感的感染力、思想的穿透力。
“归根到底,我们还是要借助电影工业化的发展,充分发挥电影的想象力、创造力,充分尊重电影创作的规律,创作和生产更多高质量的电影作品,与观众群体实现最大限度的共情、共鸣、共振。”饶曙光说。
电影工业化的实践,离不开国家的支持、社会各界的参与、电影工作者的努力,最终指向中国电影创作水准和作品品质的整体提升。“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不仅要靠头部电影的探索,而且需要依托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、金融体系、科创体系、监管体系、评价体系和人才梯队。”翁旸说。
(黄竞仪参与采写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8月11日 07 版)